为了在思想行动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,加强对党的政治思想理论。通过学习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以平和之心对“名”,以知足之心对“利”,使我们始终具有拒腐防变的能力。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于2019年6月26日14:00在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会议室学习了以“坚守廉洁心,杜绝微腐败。不忘初心,严于律己,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”为主题的党课。党课由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董勇辉主持。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有: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董勇辉副教授、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党支部支部书记徐江老师、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党支部支部书记巫颖老师、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正式党员、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预备党员。
首先,董书记对“微腐败”做了系统的阐述。“微腐败”是一种公权乱用的行为,其典型特点有三:一是小,指乱用公权的行为很小,如接待群众态度冷漠、在下基层时会接受一点土特产、一盒香烟等,小到人们容易忽视它的存在;二是多,这种乱用公权行为比较普遍,如接受服务单位私人宴请在为其办事时打“擦边球”,或在帮人办事时接受不贵重物品,群众司空见惯、习以为常;三是社会公众对其态度暧昧,大家认为这些行为很小,生活在一起,低头不见抬头见,处理起来未免“上纲上线”,不近人情,对这种行为放之任之,也会效仿这种行为“方便”行事,最后从“微腐败”发展成犯罪。就其本质来说“微腐败”和“巨腐败”其实是一致的,都是对公权的一种亵渎,都是在损害机关、人民的利益。其次,董书记举了实际的案例来方便学生党员更深刻的认识“微腐败”,并对“破窗理论”做了详细介绍,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,会诱使人们仿效,甚至变本加厉。意在告诉党员们要坚守本心,不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。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”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,人的贪腐变化常常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,腐败分子一开始也并不天生就是利欲熏心、贪婪成性,而是从“小”到“大”的一个过程,要深刻认识“微腐败”存在的危害。最后,董书记向学生党员们提出要求:当每位学生党员走上工作岗位时要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做到清正廉洁,杜绝“微腐败”。

会后党员们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党员,在工作、生活中,要想抵御住物欲横流,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,要耐得住寂寞、守得住清贫、抑制住欲望、把持住关口,过好“人情关”“金钱关”“名利关”,要不断加强学习,强化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,加强自律意识,加强服务意识。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,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,坚决不做“腐败分子”。
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党总支
2019年06月26日